当面对老年人因认知障碍导致的沟通障碍时,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应对:
一、调整沟通方式
简化语言
使用简单、直接的语言进行沟通。避免使用复杂的句子结构、抽象的概念和术语。例如,不要说“乐鱼需要对这个项目进行可行性评估”,而可以说“乐鱼要看看这个事儿能不能做”。句子要简短,每次表达一个意思,像下达指令时可以分成一个个小步骤,比如“先把杯子拿起来,然后喝一口水”,这样有助于老人更好地理解。
放慢语速
说话速度要慢,并且吐字清晰。给老人足够的时间来理解你说的话。在每句话之间可以适当停顿,比如在说“今天乐鱼出去走走,外面天气很好”时,说完“今天乐鱼出去走走”后停顿一下,看看老人的反应,再接着说“外面天气很好”。同时,注意语调要平稳、温和,避免大声喧哗,以免让老人感到紧张或被冒犯。
运用非言语沟通
充分利用肢体语言、面部表情和眼神交流。微笑、点头等积极的面部表情可以传达友好和理解。比如,在和老人交谈时,轻轻握住他们的手,用眼神关注他们,表示你在认真倾听。同时,身体姿势也很重要,要和老人保持适当的距离,身体微微前倾,展现出你对他们的关注。使用手势来辅助表达,比如用手指指向物品来帮助老人理解你所说的东西。
二、建立沟通环境和规律
营造安静舒适的环境
选择一个安静、没有干扰的空间进行沟通。减少噪音、强光等可能引起老人分心的因素。可以在房间里摆放一些老人熟悉和喜欢的物品,比如照片、小摆件等,让他们感到放松和安心。例如,在老人的卧室里,拉上窗帘避免强光直射,把电视关掉,坐在床边和他们轻声交谈。
保持沟通的规律性
建立固定的沟通时间和模式。比如,每天在饭后和老人聊聊天,或者在固定的时间一起看看电视、翻翻相册等。这种规律性可以让老人在心理上有所准备,也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参与沟通。例如,每天晚上7点到8点,和老人一起回顾当天的生活,形成一种沟通习惯。
三、增强记忆辅助和关联
使用提示物
利用视觉提示和记忆辅助工具。可以给老人写便签,比如在冰箱上贴上“记得喝药”的便签,用大字体和简单的图案(如一个药瓶的图案)来提醒他们。还可以使用日历,在上面标记重要的日期或者活动,如在家庭聚会的日期上画一个笑脸,帮助老人记住这些事情。
关联记忆
把要沟通的内容和老人熟悉的事物、经历联系起来。例如,在谈论旅游时,可以提及老人曾经去过的地方,说“您还记得您去黄山那次吗?现在有个地方和黄山很像呢”。通过这种关联,唤起老人的记忆,使他们更容易参与到沟通中来。
四、给予耐心和积极反馈
保持耐心
认知障碍的老人可能会反复询问相同的问题或者忘记刚刚说过的话。这时候一定要保持耐心,不要表现出厌烦或者急躁的情绪。每次都要像头一次回答问题一样,用温和的语气回答他们。比如,老人反复问“我儿子什么时候回来”,要耐心地告诉他“他晚上7点就会回来”。
提供积极反馈
鼓励老人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。当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你的意思或者做出回应时,要给予肯定和赞美。例如,老人按照你的提示完成了一个小任务,如找到了自己的眼镜,要及时说“您真棒,这么快就找到了”。这种积极的反馈可以增强老人的自信心,提高他们参与沟通的积极性。
微信扫一扫
手机网站